生活里的旅行,可不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探险嘛!里头藏着数不清的意外之喜,既能让人放松身心,又能把朋友间的情谊打磨得更深厚。对不少人来说,和朋友结伴出游是件美事,可要是同行的有异性,住宿安排立马就成了棘手难题,保准能争得面红耳赤。今儿咱就敞开了聊,异性朋友外出旅行,到底能不能同住一间房?我用自己实实在在的经历,给大伙讲讲这里头的门道。
我叫苏晴,28 岁,是个自由职业者。在我眼里,旅行可不只是看山看水那么简单,简直是给人生加了个外挂,能让人眼界大开,攒下满满阅历。我这人就爱交朋友,不同的朋友就像调色盘上的颜料,把我的生活装点得五彩斑斓。正因为爱折腾,还真遇上了和异性朋友同住一间房的事,这段经历,让我把这问题琢磨得透透的。
那是个阳光烈得能把人烤化的春天,我和五个铁哥们儿约好去海边玩。我们认识好些年了,彼此交心,信任得没话说。规划行程时,为了省点住宿费,一拍即合决定订一间大床房,想着挤挤也热闹,反正都是过命的交情。当时觉得这主意又省钱又能增进感情,大伙都摩拳擦掌,就盼着出发那天。
展开剩余70%可到了酒店推门一看,得,理想和现实撞了个正着。房间倒是宽敞,布置得也温馨,可正中间那张晃眼的大床,像个定时炸弹似的杵在那儿。我们六个人,三男三女,往屋里一站,你看我我看你,空气瞬间凝固,尴尬得能抠出个三室一厅。我一个女生,心里直发怵,虽说平时跟他们称兄道弟,可男女有别,这要住一块儿,想想都不自在。为了缓和气氛,我强挤出个笑打趣:“好家伙,今晚咱得演一出‘六人同居大戏’了!” 可这笑比哭还难看,心里头七上八下的。
男生们倒比我们镇定,没一会儿就想出个招儿 —— 轮流躺床上休息,其他人坐在床边聊天打牌。这法子简单直接,好歹解了燃眉之急。就这样,我们开始了这场 “奇葩住宿夜”。头几个小时,大伙按部就班,轮流休息、扯闲篇、玩游戏,倒也相安无事。聊着聊着,大家把生活里的糗事、工作上的烦心事全倒了出来,屋里笑声不断,我也慢慢放下了戒心。
可这平静没维持多久。一天半夜,天说变就变,乌云像打翻的墨汁,暴雨劈头盖脸地砸下来,电闪雷鸣得跟世界末日似的。我们全被这动静惊醒了,黑暗中,恐惧像潮水般涌来,大家下意识地往一块儿凑,想从彼此身上找点安全感。这下可好,尴尬指数直线上升。我能清楚听见身边男生的呼吸,也能感觉到女生们紧绷的神经。空间就这么大,想避嫌都没处躲,每个人都像扎了刺似的,浑身不自在。
这雨下了一整夜,我们在尴尬里熬到天亮。第二天出门,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,蔫头耷脑。互相瞅一眼,心里都清楚,昨晚那事,已经在我们之间划了道缝。
接下来的旅程,大伙都在硬撑,想找回以前的热乎劲儿,可怎么都不对劲。以前啥都能聊,现在动不动就冷场,敏感话题碰都不敢碰,相处起来别提多别扭了。曾经的信任和亲密,就这么稀里哗啦碎了一地,取而代之的是小心翼翼,生怕说错话、做错事。
旅行结束后,我整个人都蔫了,翻来覆去琢磨这事儿。思来想去,得出个结论:异性朋友出去旅行,能不住一间房就别住!男女之间的界限,再熟络也跨不过去。就算关系铁,在异性面前,人多少都会有点不自在,这些微妙的变化,在旅行这种情绪敏感的环境里,只会被无限放大,好好的一趟旅行,说不定就成了友情的滑铁卢。
住一间房还容易让人冲动。旅行中,天天腻在一块儿,互相照顾,很容易产生错觉,把依赖当成爱情。脑子一热做出冲动决定,等旅行结束回到正常生活,才发现一切都是错觉,可到那会儿,友情早就千疮百孔,再想修复,难喽!
而且,住一块儿矛盾也容易升级。旅行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,在同一间房的小空间里,一点小事都能吵得不可开交,就算事后和好了,心里那根刺还在,以后见面都尴尬。
当然,我不是一竿子打死,说异性朋友不能一起旅行,或者住一间房就准得出事。只是做决定前,得好好掂量掂量,多考虑考虑彼此的感受,想想可能的后果。要是真在乎这段友情,就别把对方往尴尬堆里推。
现在想起那次旅行,我肠子都悔青了。要是当时能冷静点,选个合适的住宿方式,我们的友情也不至于伤成这样。不过事儿都过去了,只能吃一堑长一智。后来再出去,我都学乖了,能分开住就分开住,实在不行,也优先选多人间。毕竟,在这花花世界里,真心朋友比啥都金贵,得好好护着!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伙提个醒,旅行时既能玩得痛快,也别丢了珍贵的友情。
发布于:广东省大牛时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