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上半年零跑汽车以 22.17 万辆的交付量从理想汽车手中夺取销冠。6 月零跑汽车销量近 5 万辆,而理想汽车交付新车仅 3.63 万辆。曾经在新势力中不起眼的零跑,如今将"蔚小理"等品牌甩在身后,着实令人惊叹。
零跑一直以来坚定主推增程,避开了高压系统与补能焦虑的成本陷阱,这一务实之举契合了当下消费者对便利出行的需求。在产品打造方面,零跑打出"半价理想"配置模板,以 C10、C16 等车型对标理想相应产品,配置丰富程度不逊色,价格却亲民许多,像 C16 顶配不到 19 万,低配 15 万出头,B10 更是直接打入 10 万元以下市场,精准击中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的心理。
不仅如此,零跑舍弃名牌电芯,选择二三线品牌获取低价与账期优势,同时在渠道端大量吸收其他品牌溢出资源,快速实现市场下沉,这些举措使得零跑在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上取得显著成效。对比之下,蔚来一直走高端路线,品牌定位虽高,但价格相对昂贵,产品覆盖的消费群体相对较窄。小鹏侧重智能技术研发,未能像零跑那样精准契合主流消费者对性价比和实用性的追求。理想过去凭借增程产品取得不错成绩,然而在零跑以更低价格提供类似配置产品的冲击下,优势被削弱。
当下主流用户购车时更趋务实,他们不盲目追求品牌和复杂的技术,更看重产品实际配置、价格以及日常使用的便利性。零跑不搞高举高打的品牌叙事,而是将资源投入到消费者切实能感知到的地方,比如 10 万元档车型配备激光雷达,满足了消费者对"值"的追求然而,它也并非高枕无忧。虽然 2025 年 Q1 零跑交付 8.7 万辆,毛利率维持在 14.9%,季度亏损收窄至 1.3 亿元,但规模效应并未完全兑现,利润改善部分依赖 Stellantis 合资订单的阶段性确认,且成本端已接近极限,原材料价格、账期等问题随时可能反噬其定价体系。
未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各品牌不断发力,当高配置成为标配,价格战不再是决胜关键,零跑需思考如何持续保持优势。
大牛时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